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国家命运 > 第二十七章 绝地辉煌(二)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张震寰、张蕴钰、李觉、郭永怀等人来到现场,郭永怀拉起降落伞,判断说:“看样子是主伞在空中破裂造成的。”

    张震寰说:“如果这是一枚真正的氢弹,那乱子就捅大了,天大的乱子!”

    众人均是神色凝重。

    120.总理,我义不容辞1967年6月12日,中央专委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李先念、张震寰、李觉、罗舜初、张蕴钰、成钧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周恩来说:“我国第一次全当量的氢弹试验,在政治上有重大意义;在军事上,它将使我国的核武器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求6月20日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待命试验。”

    空军副司令成钧汇报了空军准备的情况。到6月10日,两个机组在核试验场区共飞行35架次,投模拟弹35枚,弹着点绝大部分落在距靶心500米以内。空军党委研究决定,徐克江机组为正式执行任务的机组,张文德机组为预备机组。

    周恩来还是担心降落伞的问题,6月3日,因降落伞的主伞在空中破裂,致使弹体自由落地,造成配重模拟弹投弹失败。他问,是怎么改进的。成钧回答,已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对降落伞采取了局部加固、改进折叠包装方法等措施,提高了可靠性。

    周恩来说:“6月10日投弹,伞有三处裂口,可是核试验基地报告说:均很正常。明明伞出现裂口,还能说很正常?缺乏科学态度嘛,应为‘较正常’。”

    听到这里,张震寰、张蕴钰低下头。

    周恩来说:“不要过分乐观,要事实求是,不要以为搞过几次核试验了,就犯经验主义。这不行!必须认识这次试验的特点,并认真严肃对待,绝不能粗心大意。”

    叶剑英讲道,全当量氢弹试验爆点高,杀伤破坏区域和放射性沉降范围大,这对各项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上要求确保烟云经过可能到达的我国西北、东北、华东的十多个省区,在试验期间无降水,还要注意到烟云出境后,不给邻国带来危害。

    聂荣臻讲道,场区周围138公里至150公里有三个居民点,基地要派出三个小组进驻,携带警报工具,于试验“零时”前发出警报,要居民留在房子里学习毛主席著作,不得外出。

    叶剑英问:“如果发生意外情况怎么办?比如降落伞出问题,发生地爆等,安全措施能跟上吗?”

    张震寰回答,出现意外情况的安全措施,都有了。总参作战部、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国防科委等单位组成了安全防护小组,统一组织指挥意外情况下的紧急安全防护工作;兰州军区在敦煌等地区开设了指挥所,统一组织指挥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为了能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居民,铁道部组织4列火车,于试验“零时”前在玉门哈密区间待命;总后勤部和国防科委抽调300多辆汽车集结在敦煌地区待命。

    周恩来说:“现在看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关键是保证伞的强度和正常开伞。”

    聂荣臻在笔记本上,写了个大大的“伞”字。

    会议即将结束时,周恩来有些为难地望着聂荣臻说:“聂老总,我还想请你去一趟罗布泊,可以吗?”

    众人都望着聂荣臻。聂荣臻庄重地站起来:“总理,我义不容辞!”

    核试验基地场区,戒备森严的地下装配工号,装配台上,中国第一颗氢弹已经总装、检查完毕,只待装上飞机投掷了。

    邓稼先异常庄重地在《氢弹试验任务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核弹总装、检查完毕,插好雷管,准备进行试验之前,每次都需要有一个负责人签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这一颗核弹的准备工作已经一切就绪,可以点火了。这是对祖国负责的一次重要签字,非同一般。邓稼先作为理论部负责人,以至后来他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期间,这副千钧重担许多次是由他来挑的。而每次核爆“零时”前,对于签署者的煎熬是异乎寻常的。

    一颗核弹要点火了,可是在原理方面,一点儿漏洞都没有了吗?好几十万个数字的计算,是否都准确?那么多的零部件是否都合乎要求?材料怎么样?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会让邓稼先无法安心。

    我们采访过一些当年和邓稼先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提到,邓稼先在每次核爆签字之后,都会有一小段时间全身冰凉。这样重的心理压力,使他坐立不安。由于紧张,每隔一会儿他就去一次厕所。

    杨振宁先生在纪念邓稼先的文章中也写道: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换上谁恐怕都会一样。事情太重大了,一般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早期,可以说,每一次核爆,都是举世关注。从签上字到“零时”来临,应该说,邓稼先天天过着心神不宁的日子。

    周恩来则很关注核试验场区附近的群众安全问题,有一天他亲自把电话打到前线指挥部,找到张震寰,让他们一定将居民疏散情况再仔细检查一次。

    回顾核试验的历史,每一次核试验前,周恩来总要反复询问两点:一是当地居民是否已撤出危险区,二是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周恩来曾就几位牧民的下落,要求部队寻找落实。他告诫说:“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试验核武器,决不能让一个人受到伤害。”周恩来时刻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全。

    6月16日那天,聂荣臻动身去核试验基地,叶剑英亲自到西郊机场为他送行。这是聂荣臻在八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去核试验基地。在飞机舷梯旁,两位老战友用信赖的眼光互相凝望着,两双握在一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叶剑英说:“又辛苦你了。”

    聂荣臻说:“你在北京坐镇,担子也不轻。”

    叶剑英说:“保重!”

    聂荣臻也说:“保重!”

    飞机起飞了,越飞越小,叶剑英仍然久久地凝视着天空……

    121.我们的科学家,该有多好啊聂荣臻一到基地,头一件事就是去看6月10日那天预演时破裂的主伞,他仔细地看了伞的裂口,问改进的情况。空军技术人员回答:“首长,我们把主伞的毛病找出来了,投实弹用的伞现在都加固了,不会有问题了。”

    聂荣臻点点头:“降落伞不出问题,就成功了一半。”

    紧接着,他又去看了氢弹实物,李觉报告说,雷管已经插好。万事俱备,只欠上天了。他说:“明天,它会震撼世界的。”

    他又在成钧、张蕴钰陪同下,来到马兰机场,和徐克江机组见面。机组有三个人,除了机长徐克江,还有负责投弹的领航员孙富长、射击师苑程小。

    他与三人一一握手,说:“同志们,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炸弹,一定按操作规程执行好任务,但也不要紧张。”

    三名机组人员表示,请元帅放心,保证胜利完成任务。

    他郑重地说:“好,我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