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国家命运 > 第十八章 指日可待(三)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聂荣臻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其他院领导说:“你们有责任呀,你们没有保护好任新民.”

    在聂荣臻眼里,科学家都是国家的宝贝,一定得保护好。院领导都做了自我批评。聂荣臻又叮嘱道:“我还是那句话,专家出了事,你们得赔我!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就应该时时处处为科学家服好务。我多次说过,我聂荣臻,愿意当一名科学工作的勤务员。”

    面对这样的领导,别人惟有敬仰二字。

    祸兮福所倚,没多久,发动机的问题全部解决,钱学森、任新民都可以喘口气儿了。

    78.科学的大门,往往是年轻人敲开的好消息已经是多点开花。在原子弹领域,理论设计完成,工业部门制作裂变材料的工作进展顺利。尤其让二机部,让刘杰、钱三强感到欣慰的是,上海方面,专家们在上海冶金所拿出了合格的铀分离膜,并且可以大批量生产。

    钱三强问刘杰:“刘部长,你还记得吗?当初我们布置工作时,要求他们,成本价格不要超过黄金。”

    刘杰说:“记得,记得。是你提的,价格不能超过黄金。”

    钱三强兴奋地说:“吴自良他们拿出的铀分离膜,价格只有黄金的百分之一。”

    刘杰感叹,中国原子弹的又一只拦路虎,搬掉了。有了数量充足的分离膜,兰州铀浓缩厂的几千台机器,就可以加速启动。

    但是,也有啃不动的骨头。原子能所负责研制的点火中子源,都两年了,一直没有结果,这让钱三强焦急。他知道,中子源搞出不来,大批人马在青海的基地就得干耗着,时间拖不起。

    王方定小组已经做过200次以上的化学实验,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两年来,夏天他们冒酷暑,整天以汗洗身,冬天,工棚里没有取暖设施,冻得一边做实验,一边要不停地跺脚。为了不让水管、蒸馏水瓶、各种液体试剂瓶冻裂,每天做完实验,晚上要把水管里的水放空,瓶瓶罐罐都要搬到有暖气的房间去,第二天再搬回来。更不用说要冒各种危险了。比如,放有原料的铅罐,在高温下扭曲,用工具打不开罐,只有用手,那是要受到放射性影响的,王方定总是抢在别人前面伸手去开罐。

    这些,钱三强都清楚。

    回到家里,钱三强提醒妻子何泽慧,要把主力精力用到中子源这一块,还要注意发挥彭桓武、王淦昌的作用。他们有时从青海回来办事,就要借机请他们去指导一下。

    钱三强的焦急,何泽慧看在眼里。多年来,在科研上,钱三强是沉得住气的,可这一回,他有些坐不住了。他说:“决不能让它成为绊脚石。”

    1963年底之前,必须拿出来,否则就要误事。这是钱三强对何泽慧的交待。

    王淦昌从青海回北京办事,也惦记着这一块。他和彭桓武、朱光亚、何泽慧一起,先后拟定了几个实验方案。有一天,他亲自来到实验室,指导年轻人操作,还详细查看了以前的实验记录,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请你们记住,科学的大门,往往是年轻人敲开的。中子的发现者恰德威克,就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你们也要像他那样,反复实验,不要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我相信你们年轻人,一定能揭开点火装置原料的奥秘。”

    79.那还等什么?还不抓紧干1963年11月上旬,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周恩来再次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贺龙、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罗瑞卿、张爱萍、刘杰等委员,以及钱三强、李觉、朱光亚等人到会。

    周恩来先讲了国际局势,大意是,据可靠情报,不久前,蒋经国飞到美国,在华盛顿进行游说,他在与肯尼迪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麦考恩等人会面时,针对我们的原子弹工程,曾经讨论了一个方案,就是派遣一支由300到500名特种人员组成的突击队,对我们的核设施进行空降突袭。中国原子弹工程,牵动国际上的神经,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使中国原子弹计划胎死腹中。

    听到这儿,贺龙一拍桌子,说道:“白日做梦!”

    刘杰汇报了原子弹工程进展情况,大意是,准备近期在青海研制基地做一次重要的实验,按原子弹的尺寸,做一个缩小一倍的模型,除了没有铀裂变材料,其它一切都是真的,实验的目的,一是检验原子弹的点火中子源能否产生足够多的中子,二是检验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是否正确。把这次实验称作1:2爆轰出中子实验。

    因为专业术语太多,很多领导同志听不大懂,尤其是对点火中子源,搞不清是什么东西。周恩来提出,请哪位专家详细介绍一下。

    这个任务落到了朱光亚头上。

    朱光亚形象地讲道:“是这样。人们都知道,点燃鞭炮需要的是明火,引爆一枚炸弹,需要雷管,倘若没有明火和雷管,就无法使鞭炮和炸弹炸响。那么,搞响一枚原子弹,需要什么呢?爱因斯坦讲过,如果中子轰击核原子,就可能引起核爆炸。但是具体在什么条件下,什么压力,什么温度,需要多少中子,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只有靠我们做爆轰出中子实验。倘若没有足够数量的中子,即使造出原子弹来,也只是个哑巴,它不会响的。”

    众人都听明白了,频频点头。

    刘杰说:“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将决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能否在预定时间内炸响,所以这次实验非常非常重要!”

    在座众人均点头。周恩来问:“实验准备得怎样了?”

    李觉回答:“准备得差不多了。”

    贺龙一敲烟斗:“那还等什么?还不抓紧干!”

    李觉说:“在等一样东西。”

    贺龙问:“什么东西?”

    李觉说:“就是刚才说的点火中子源。它是原子弹引爆装置的核心部件。原子弹组装时,要把它和铀部件放到一起。”

    周恩来问:“要等到什么时间?”

    这时,李觉、刘杰都把目光望向钱三强,显然希望他能回答。人们也都一齐望着钱三强。

    钱三强沉默片刻,不知哪来的豪气,突然大声道:“指日可待!”

    紧张的气氛,顿时变轻松了。

    外面北风呼啸,飘起了雪花,但在原子能所合成氘化铀实验室里,气氛热烈而紧张。穿着防护服、戴着橡胶手套、嘴上捂着大口罩的王方定,把一些色彩鲜艳的材料放到一个容器里,大声吩咐助手:“抽出空气。”

    助手用工具抽出里面的空气。王方定又往里面放入另一种材料,一挥手:“加热!”

    另一个助手迅速调整加热器的温度,有人在一旁作记录。容器里面,两种材料化合、膨胀,在他们眼前翻滚着,发出了耀眼的光彩,就仿佛当初在黑夜里,王方定察看钱三强从国外带回来的放射性原料那样的景象,但比那个景象更壮观,更宏大……

    王方定紧张地注视着,额上沁出汗珠,湿透了大口罩。

    当温度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突然,他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一个过去从没见过的异常艳丽的现象,一瞬间又消失了。这是成功的前奏,王方定等人兴奋不已。他和助手小心翼翼地操作,反复调试,捕捉那个宝贵的瞬间……

    过了一阵,王方定大汗淋漓,一阵眩晕。他摇晃几下,突然晕倒在地。众人上前呼唤他,想搀起他。他困难地说:“别管我……注意成分变化……找到刚才那个现象……调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