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国家命运 > 第十四章(二)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钱学森向聂荣臻报告了失败的具体原因.聂荣臻说,找到原因,往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今天叫大家来,不是探讨失败原因,而是寻找成功的途径。我先说说在科研单位开展政治工作方面,在部队,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党委讨论,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办法在科研单位就不灵,因为党委成员大多是从部队调来的,不懂技术,如果对技术上的事少数服从多数,那要出大问题!说到支部和基层组织,在战斗部队,党支部是连队的核心,这在红军时期就决定了的,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但在科研单位就不行了,对于科研工作,支部只起个保证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

    听到这里,科学家们情不自禁地鼓掌。聂荣臻说:“因此我建议,落实技术责任制,技术人员不能光有责任,没有权力,技术问题应由技术人员说了算,不必事事请示行政领导,各级要尽快把技术指挥线建立起来。对于技术问题,行政领导不得过多干预,避免瞎指挥。导弹研究院在技术上,应当由钱学森当家!

    钱学森有些惶恐地站起来:“聂老总,这个时候,我来当家不合适……”

    聂荣臻示意他坐下,说:“学森,你不必推辞。我们的导弹、火箭事业,需要有人站出来。即使是失败,那是必须交的学费!”

    众人都为聂荣臻的话所感动。许多年后,人们怀念在聂荣臻领导下搞尖端科技的岁月,怀念他们的聂老总,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聂荣臻从来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他非常理解科学家,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科研工作的勤务员,他真正做到了,而不是像某些领导那样,仅仅嘴上说说而已。科学家们并不因为他没有高高在上而看低了他,反而在心目中把他看得更高。钱学森就曾说过,聂荣臻领导科研,那才是真正的帅才。

    就是在这次座谈中,聂荣臻说:“我还有个提议设立型号总设计师制度。每个型号都任命总设计师,分系统设主任设计师,设备设主管设计师。”

    须知,在那个过分批判“名与利”的时代,人们不敢提出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制度。正是在聂荣臻的倡导与推动下,这项制度后来成为新中国科研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一次失败,教了一点学费,但却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样的失败,也许就不叫失败,而应该叫做成功的前奏曲。

    56.中国正在逐步开启铀-235浓缩技术的大门在兰州铀浓缩厂最初的两年,也许是王承书一生中最繁忙的两年。她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时间,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后来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渡过的这两年。偶尔照照镜子,她发现自己有了很多的白头发。她也没有再穿过旗袍,一来这类衣服是资产阶级的,穿了要挨批,挨别人闲话,二来她没有时间打扮自己,一年到头一身厂里发的工作服。

    她的饭量也很小,每餐只吃一两饭。有一次做火车,服务员对她说:“你们华侨吃得就是少。”服务员把她当成华侨了。虽然她每天吃那么一点东西,但她身上爆发出的能量,却是惊人的,时常让人感到吃惊。

    厂里的工作区和宿舍区隔着黄河,工作区在河北,生活区在河南,距离大约有两公里。每到上班时间,人们蜂拥而来,大多数人步行,少数人骑自行车。那时,买得起自行车的是少数。

    王承书每天都是步行,她个子不高,瘦弱,但走得飞快,一会超过一人,转眼又超过一人……渐渐地,她走到了最前面。

    有一天,厂长王介福骑自行车追上来,见到王承书,他下了车,推着车子和她一块步行。二人边走边说。王介福说:“王先生,你走得好快。”

    王承书告诉他,自己不会骑车,这把年纪,也不想学了。她说:“二十多分钟的路呢,怎么办?我只好对自己说,我要赶上前面那个人,我一定超过他,再追第二个,然后再追第三个,我得赶时间,争取是最早到办公室的。”

    王介福深为感动,说:“王先生,你抓得太紧了。”

    王承书就说,我在美国呆了15年,40多岁才回国,我的好时光基本都耗在美国了,我觉得欠国家很多。铀分离,在美国都是讳莫如深,我没想到国家会让我这样一个从海外归来不久的人来搞。国家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这在国外是无法想象的。眼下,几千台机器等着启动,一天不启动,我一天都过不好。我怎么敢怠慢,不全力以赴呢?

    说话间,王承书已经远去了。王介福望着她的背影,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铀-235藏身于铀矿石中,铀矿石被开采出并经冶炼提纯后,产生天然铀,但这里面能够产生核裂变的铀-235极其稀少,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铀238,铀-235在天然铀中是如此微乎其微,必须经过千辛万苦对其进行精确分离并浓缩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用作原子弹的裂变材料。刘杰说,我们那时候常称它是宝中宝。

    尽快启动,早出产品,是当时碰到的主要问题。而没有正确的理论计算,铀浓缩厂几千台设备就不能启动。要想掌握正确的理论方法,就需要有一支可靠的理论计算队伍。

    王承书过去从未接触过铀同位素扩散理论,比起铀浓缩厂年轻的科技人员来说,她接触这个还要晚两年,但她必须成为一个带头人,这也是钱三强、二机部派她来这里的目的。

    苏联专家在的时候,曾经给厂里的几个年轻人进行过一点这方面的培训,留下了一部分讲课内容,但也是混乱不清,难以理出头绪。王承书来了之后,通过她原来扎扎实实的基础功底,自己苦苦摸索,全是通过自己钻研,一点一点闯出来,她白天上班,晚上开讲习班,给年轻人上课。她带领厂里的技术人员,不但消化吸收了苏联专家的讲课内容,还有所创新。可以说是她带出了一支气体扩散理论队伍。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支这样的队伍。

    没有大型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计算,其中有一台计算器还是王承书从美国带回来的,她把它从北京搬到了厂里。计算时,敲打按健很费力气,王承书力量不足,只得将右手中指压在左手食指上,一下一下地用力敲打按键……

    段存华是当时三机部部长段君毅的女儿,她和丈夫徐德禄一起,参加了气体扩散理论的学习。可以说他们都是王承书的学生。段存华说,王先生这个人,一辈子活得并不算幸福,但我觉得她在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上,是无与伦比的,她从来不夺人之美,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太太。

    在王承书等人的努力之下,中国正在逐步开启铀235浓缩技术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