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阁 > 女生小说 > 战争之王 > 楔子 某科学的超时空穿越
最新站名:千夜阁 最新网址:www.qianyege.com
    一沙一世界,一花窥天堂。手心握无限,须臾纳永恒。

    威廉??布莱克

    公元2020年,日内瓦ceRn(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总部,某建筑地下五层。

    “林锐,男,31岁,华裔人。1989年出生于中国h省Z市一个教师家庭,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2010年6月毕业后继续留校深造,并于2012年获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申请mIt(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准,于2013年1月公派赴美留学。2015年7月由于中美关系恶化被遣送回国,进入中科院北京某下属院所进行材料技术研究。2018年3月突发心脏衰竭,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病毒感染,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2019年5月飞赴瑞士进行疗养至今。”

    “啪”一声,史蒂文??艾森博格博士(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任ceRn某研究部门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将手中的那份薄薄的说明简历扔到桌子上,透过一尘不染的眼镜片细细地打量了坐在面前一脸病态的黑发男子几眼。

    “很好,没想到从2000多名志愿者中筛选出来的最终人选竟然是一位黑眼睛、黄皮肤的东方人,”史蒂文博〖£,..士眼神中流露出满意之色,“看来这就是你们中国人常说的缘分了。”

    “这么说,您终于确定了?”林锐饱含期待的眼神中爆出一丝光彩,声音略显激动地问道,“那我可以冒昧问一句实验什么时候开始吗?”

    “年轻人,请不要着急,”须发皆白的史蒂文博士微微一笑,“还有的是时间让我们多聊一会儿。”

    “不好意思,是我心急了,”一丝兴奋的潮红在林锐苍白瘦削的脸上一闪而逝,旋即又化为平静。

    “林先生,您也是理工科出身,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您认为科学究竟是什么?”史蒂文博士以一种闲话家常式的语气问道。

    “科学是什么?博士先生,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林锐有些孩子气地挠了挠头道。

    “林先生,从您的简历中我可以了解到,您一定是位聪明人,至少要比大部分人都来得聪明一些,毕竟mIt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会录取的学校,尤其对一位中国学生而言就显得更加难得。我当然并不是在贬低您祖国的教育水平,只是科学……尤其是理论物理这玩意儿,任何正常人在它面前都会吓得退避三舍,而那些少数敢于面对它的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最大的痛苦便是对自己在头脑上的限制和无力充满了挫败感,相信就算是爱因斯坦也不缺乏这种痛苦的感觉。”说到这里,史蒂文顿了顿,“那么,你觉得科学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才吸引得众多聪明人殚精竭虑,甚至为它贡献自己的一生也在所不惜呢?”

    “我们中国有句古诗,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林锐叹了口气说道,“我想是因为科学有种令人疯狂的美吧,追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追寻美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本质上跟艺术家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群为了追寻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奋不顾身的疯子。”

    “那么,我可不可以再问详细一点,您觉得科学之美在于什么地方呢?”史蒂文给林锐倒了杯水。

    “和谐,科学之美在于和谐,”林锐想了想答道,“我虽然不是搞理论出身的,但这些年接触的工程研究也涉及到不少前沿科学,我能隐约感觉到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美。从古希腊的“逻各斯”、中国的“道”、到近代的印象画派再到现代理论科学,我想它们追求的都是同一种美极致简约与无限复杂的完美融合。一沙一世界、芥子纳须弥,每一条海岸线都是无限长的,这是现代分形学向我们揭示的真理。这世界大到宇宙、小到一粒沙土,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事物,都拥有无限精细的美妙结构,充满了奇诡与和谐完美统一的美感,虽然它们彼此之间看起来并没有联系,但我一直觉得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某种尺度上应该是统一的、不分彼此的。”

    “不仅如此,现代混沌学更向我们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非线性的本质,彻底粉碎了机械决定论认为自宇宙诞生伊始万物的命运便已经确定的思想,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便足以形成一场巨大的风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与无限的可能性呢?就好比上帝掷骰子,在未开盅的一刻谁也不知道点数是多少,包括上帝自己,甚至哪怕仅仅是开盅这一小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这便留给了我们人类思考、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任何一位诗人、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我们每一株会思想的芦苇,都必须感谢宇宙向我们展示的无尽的可能性。我想可以将其比喻成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永远吸引人去探索追寻,却又永远无法真正揭开,这正是科学而又不仅仅是科学,向我们人类所揭示的终极真理,也是这宇宙间唯一恒久不变的极致之美。”

    “……光,我看见了光,无数从神圣的殿堂中透射出来的光,充满喜悦、灵魂被吸引、令人忍不住想要坠落进去的光芒……在那一刻,我忘记了世界、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崇高与渺小、忘记了生存与死亡……仿佛沉浸在某种宗教的神秘情感之中,又仿佛听见了上帝的召唤。”史蒂文以充满感情的语气说道,“这是我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授奖典礼上发表的获奖感言其中的一段话。我想,你应该是能明白这段话的,如果不是这种精神支撑,恐怕我也无法在量子理论领域取得现在的成就。”

    “对了,林先生,我冒昧问一句,您在被查出身患绝症之后为什么会来欧洲呢?”史蒂文问道,“我只是有些好奇,毕竟中国才是您的家乡,不是吗?”

    “呃,你知道,中国现在的国情,客观来说,并不怎么让人舒坦……”林锐叹了口气,或许是回想起往事,表情显得有些落寞,“在我回国工作的第二年,因为收入不高,我从高中时便一直在交往的女朋友弃我而去,跟了一位富二代。我当然没权利去怪她什么,毕竟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是我跟不上中国的时代节奏……经过这事之后,加上研究又没什么进展,我便有些心灰意冷,前年又被查出来患有病毒性心脏病,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只能治标不治本,医生断定我活不过三十五岁。我父母都是教师,经济条件有限,我实在不忍心再拖累他们,不想让他们为了给我治病花光所有积蓄,更不想看到他们眼睁睁看我死去却无能为力的痛苦表情,于是便瞒着家里人,托一位大学同学的关系来了欧洲,用我这些年来的一点积蓄进入了阿尔卑斯山麓的一家瑞士疗养院,因为那里的雪景很好,满山都是银装素裹,至少可以让我死得安详一点……”林锐苦笑道,“总的来说,我的前半生应该算是一事无成,后半生看来也要马上到头了,生命中有太多遗憾,却终究没有时间再去弥补。在我这失败的一生即将走向终点之际,唯一的愿望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在死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为什么申请当实验志愿者的原因,因为它是我在生命最后剩下的唯一机会。”

    “身患绝症、意志坚定,这也是林先生你之所以能从两千多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考虑到这项实验的危险性,只有那些不畏生死、没有退路的勇士才能胜任,”史蒂文满脸嘉许地看着林锐,“当然,你个人稳定的精神素质也是实验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那要多谢布达拉宫的一位藏族佛学大师,我在读大学期间曾去西藏呆过三个月,机缘巧合下有幸得他老人家一番点拨,又将一些密宗锻炼心神的法门传授给我,我在闲暇之时也经常学高僧静坐冥思。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我也无法通过精神方面的测试,最终得到这次宝贵的机会。”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要将这次实验的大致情况再向你说明一遍,之后你有三天时间考虑到底要不要接受。虽然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立场,我希望有你这样的实验对象来帮我揭开这天大的奥秘,但本着人道主义原则,我必须让你清楚这个选择的危险性。”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正我的生命最多也不过剩下三四年了,与其在病榻上苟延残喘、挣扎度日,倒不如以这种方式结束也不错,”林锐洒然一笑,“何况从理论上讲,这次实验对生命构不成直接威胁,不是吗?”

    “有些理论不经过实验检验是永远无法辨别真假的,”史蒂文喝了口水,“你应该知道这次实验源于一个著名的物理学佯谬,即黑洞视界问题。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越大的地方,时间流逝越慢。而在黑洞视界半径上,引力大到连光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速度是无限趋于零的。基于相对论,这个思想实验是这么说的:当一艘搭载两名宇航员的飞船到达黑洞视界半径处时,宇航员A离开飞船进入黑洞视界之内,在宇航员B看来,他正以缓慢而不可阻挡的趋势坠向黑洞深处,最终被黑洞的强大引力撕扯成碎片。而在宇航员A自己看来,由于他的相对时间无限趋近于停止,所以他只能感觉到自己在向下坠落,却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刻,也可以说他的生命从进入黑洞视界的那一刻便永远停滞了,当然也不会有死亡的时候。这里便产生了分歧:那名主动坠入黑洞的勇者结局究竟是生还是死?为什么在不同观察者的眼中,他的命运会截然不同?”

    “这个思想佯谬可以说概括了相对论的精髓,即时间并不绝对,也不存在统一的时间尺度,刹那可以变成永恒,观察者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最终的观察结果。当然,关于这个佯谬的解释科学上并无定论,真要穷根究底的话,最后问题还是难免要归结于人类意识的本质。”

    “关于人类意识问题的争论,从古时候便开始了。中世纪时期的贝克莱大主教说过:存在就是被感知,爱因斯坦也曾问他的助手月亮是否在你不去看它的时候便不存在,薛定谔提出了名为‘薛定谔的猫’的著名佯谬,其中出现了一只‘半死不活、又死又活’的猫,它的生死最终竟然要靠‘人眼的最后一瞥’来决定,而冯??诺依曼更是对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做出数学证明:波函数的坍缩必须要归结于观察者的意识(这个证明后来被证实是荒谬的),或者说存在之所以为存在,正是由于它被人类所感知。”

    “虽然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诸如超弦、m理论或者量子退相干理论都倾向于排除人类意识的参与,但这只是一种纯粹借助数学形式的堆砌来进行逃避的行为,意识的本质问题无论从哲学还是科学的层面都始终没有解决,或许也永远无法解决。”

    (以下开始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赋予了人类向这一领域进行初步探索的能力。我们已经有能力将人类大脑中包含的部分信息通过庞大的计算提取出来,并与大量光量子形成纠缠态,等若将人类的部分‘意识’赋予到与之形成纠缠的量子对上。虽然限于量子力学的定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观测,但只要人类的意识是依附于物质的真实存在,我们便能通过量子层面的技术对‘意识’进行间接操作,使其经历一系列物理变化后再重新‘坍缩’到人类的大脑之中。问题来了,倘若人类的意识真是超越量子力学范畴的,那么我们便能通过实验者的口述得到相应的信息,或者说是‘现实’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否则的话,实验者本身将无从得知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这种信息理论上将是不可获取的。我个人喜欢将这种技术称为‘灵魂抽取’,如果实验成功,它的意义远远超过贝尔不等式,成为量子力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然而,实验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由于大脑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过于庞杂,虽然量子计算机提供的超强计算能力可以基本完成破译,但不能受到丝毫干扰,哪怕只是实验者在梦中的一声呼喊也足以破坏整个实验,这就对实验对象精神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根据我们之前的实验数据,即使配合深度催眠,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不过幸运的是,林先生,我们找到了你。”

    “就算‘灵魂抽取’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便是感知对象的选取。由于实验者的意识,或者说‘灵魂’在实验中处于量子叠加态,任何宏观和微观的测量行为都会引起退相干效应,所以只能靠实验者本身的意识进行感知。而在这种意识脱离肉体的极端条件下,只有无处不在的时间流逝才能在不引起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充当‘灵魂’的感知对象。”

    “黑洞,只有黑洞视界半径附近的极限条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产生足以让处于量子态的‘灵魂’明显感知到差异的判决条件。所以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首先你要主动使自己进入绝对平静的精神状态中,然后配合催眠和药物,通过量子计算机对你的‘灵魂’进行抽取,并与1024对光量子形成纠缠态,并通过量子势垒对其进行间接操作。之后利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ceRn于2008年建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高能粒子对撞机,据称有望揭开希格斯粒子之谜)产生一个真实直径和视界范围均不超过微观尺度的迷你黑洞,再将包含了你全部意识的光量子发射到黑洞附近。我们会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黑洞在千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湮灭,这么短的时间内光量子只会被吸引到视界半径的内部边界而不会被完全吞噬,足以保证量子纠缠态不会被破坏而能原样复原并重新回到你的大脑之中。”

    “好了,实验的大致流程相信你已经清楚了,”史蒂文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现在我有两点必须向你说明:第一,我不敢担保实验一定成功,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有可能对你的意识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后果谁也无法预料。”

    “第二,如果实验顺利,你的意识将首次进入神秘的黑洞视界内部,在那里一切物理定律都将失效,虽然对我们而言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对你而言,时间的流逝将无限趋近于零,刹那变成了永恒。迷失在黑洞深处,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小说的浪漫意味,但相信那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漫长的折磨,比任何酷刑都要难捱,甚至引起精神的崩溃和异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你有这种觉悟吗?”史蒂文目光炯炯地看着林锐,“为科学献身的觉悟?”

    “我倒真的没有那种崇高的觉悟,”林锐苦笑一生道,“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俗人而已,如果我当年有那种觉悟的话,就能耐得住寂寞继续埋头研究了。我是一个喜欢与世无争的人,但不代表我对生活的世界没有一点盼望,如果可以,我希望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人人都充满了幻想和创造力,拥有无限精彩与可能的世界里,但我知道那终究只是一个梦想罢了。从古至今,人类都从不曾真正认识自己过,平庸和碌碌无为是绝大部分人一生的基调,他们花了太多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最终都像我一样一事无成,充满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我没有为科学献身的觉悟,但是,”林锐的目光陡然亮了起来,“这次实验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一次彻底摆脱平庸、走向巅峰的机会。哪怕黑洞将我的灵魂吞噬,我也有兴趣看看地狱究竟是什么模样,即使等待我的是无尽的孤独,我也希望能一直守望到时间的尽头,即使我的灵魂彻底消失,我也会醉心于灰飞烟灭前那一刻撕裂般的快感。无论是哪种结果,都要远远好过在病床上瑟瑟发抖,在惶惶不安中等待死亡的到来。”

    “对我来说,未知并不是恐惧,更不是虚无,而是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的任何一次选择,哪怕只是情绪最轻微的波动、思想最微小的跳跃,都足以对命运造成无法预知的影响,这也正是生命于我而言最美妙、最动人、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能帮您,或者说帮人类完成这次伟大的实验,”说到这里,林锐缓缓闭上了眼睛,“那我甘愿当一只脆弱的蝴蝶,哪怕风轻轻一吹都会支离破碎,我也要尽全力扇动自己的翅膀,让灵魂化身闪电、化身暴风,让平庸离我而去、让风雷与我同行,我要与天地一同呼吸、与时间一同归去,不管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我依旧勇往直前、无怨无悔。不是为了科学,不是为了别人,”林锐蓦地睁开了眼睛:

    “因为荣耀与我同在!”

    史蒂文举起手中的水杯,向林锐做了个手势,后者心领神会,也举起自己的杯子。两只杯子在半空中碰撞在一起,发出一声清亮的脆响:

    “为了荣耀,干杯!”

    ……

    2025年5月16日,8:00p.m.,日内瓦ceRn总部某实验室。

    “报告博士,Lhc预启动准备就绪!”

    “1号、2号、3号、4号通道检查完毕!”

    “SD1号量子计算机启动!”

    “量子势垒构筑完成!”

    ……

    “报告博士,一切准备就绪!”

    “很好,”史蒂文??艾森博格点了点头,“我宣布,‘量子蝴蝶’实验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林锐正一动不动地躺在一张实验台上,头上密密麻麻地接满了电极和导线。他的表情看起来平静至极,若不是胸口还在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的话,简直像已经死去了一样。

    最后看了林锐一眼,史蒂文博士挥手下令:“启动‘灵魂抽取’程序!”

    “脑电波分析完毕!”

    “大脑信息破译10%…20%…50%…80%…100%完成!”

    “光量子对纠缠态制备完成!”

    ……

    “‘灵魂抽取’程序成功!”

    “2号实验组,立即启动Lhc!”史蒂文大声命令道,“准备进行超能粒子对撞!1号实验组继续下一程序,启动量子势垒!”

    在这一连串有条不紊的命令进行中,林锐却在做一个奇异的梦。他梦到在一座巍峨高耸的雪峰之上,唯有他一人遗世独立,天空是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能触到,那一望无垠的纯净天蓝,仿佛是灵魂的颜色……接着,他的灵魂似乎飘离了出来,轻飘飘的没有一丝重量。他感觉到自己仿佛化身成一只透明的蝴蝶,和风托着它轻盈的身体,缓缓飘向蓝天的深处……

    “超能粒子碰撞开始!”

    “检测到霍金辐射效应,微型黑洞成功生成!”

    “光量子进入黑洞视界半径外部边界!”

    实验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千亿分之一秒的刹那仿佛在这一刻完全静止,只能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不好!第312号光量子发生量子隧穿效应!连续突破三重势垒!”一名研究员面前仪表上的一条曲线突然发生跳跃,令他不禁惊呼出声。

    “怎么可能?!这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才会发生!”史蒂文大惊失色,“快检查实验结果!”

    “微型黑洞已经完全消失!”

    “解除量子势垒!”

    “糟糕!检测不到任何残留数据!”

    “程序分析结果:由于光量子的动量被黑洞吸收,导致黑洞产生微扰效应,视界半径比预计扩大了%0.0019!所有光量子均被黑洞引力捕获,坠落速度超过理论预计,在黑洞湮灭前便被完全吞噬,彻底消失在黑洞中心的时空奇点中!”

    ……

    “实验失败了,”史蒂文仿佛突然苍老了几十岁一样,他默默地看了实验台上已经成为一具空壳或者说植物人的林锐一眼,喃喃地说道,“难道是你的意识主动冲进黑洞里的吗……?”

    可惜林锐只是一脸平静地躺着,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1979年12月29日,气象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发表著名演讲:《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正式提出了蝴蝶效应这一概念。

    2020年5月16日,物理学家史蒂文在ceRn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异想天开的实验,一只量子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如飞蛾投火般扑向了时空的奇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它会在某时某地掀起一场穿越时空的风暴吗?

    时间是否有尽头?如果有的话,那里又会是什么?

    坠落、坠落……仿佛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又仿佛经历了一场漫漫无涯的等待,林锐在意识消失前的最后一刻,似乎在黑暗的尽头看到了一丝光芒。